为什么给“酱酒”命名叫酱酒?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得名,但中国白酒诞生千年以来,并没有酱酒这个名称。香型这个东西是后搞出来的中国白酒,自蒸馏白酒出现起,千余年里,从没有过香型的划分。白酒的生产首先考虑的是怎么让酒好喝,重在质量而非香味。造出来的酒只要好喝就行,至于香味则顺其自然,呈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把香型当成是白酒生产的首要条件。1979年8月,在大连召开第三届全国评酒会,首次以香型分类,从此以香型区分酒的类别成为惯例。在此以前,中国白酒不分香型。传统白酒就两种,大曲酒和小曲酒大曲酒可大体分为三类,高温大曲,中温大曲,低温大曲。如果不考虑原料、生产周期、工艺等因素。制曲温度不同是香型不同的最直接体现,温度不同,香型不同。在大曲发酵时温度在60度以上的高温,用此大曲与高粱一起发酵后,蒸出来的酒就是酱香;温度在60度以下,40度以上,与高粱一起发酵后,蒸出来的酒就是浓香;40度以下的发酵的酒曲,与高粱一起发酵后,蒸出来的酒就是清香。小曲酒则是以稻米、米粉或者米糠为原料,有的添加中草药或者辣蓼粉为辅料,加之少量白土作为填充料。多采用半固态发酵,采用小曲酿制的白酒,就叫小曲酒,南方米酒多是小曲酒。为什么“酱”和“酒”结合在了一起?但是酱香型的确立还是有一段故事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的时候举办了第一届评酒会时,只根据“品德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等条件来评选名酒,并没有酿造工艺。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发现,虽然都是白酒,但是由于原料、工艺、发酵设备、不同产出的白酒的差异很大,为香型的确立打下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由李兴发带领的工作组,分析出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香气,分别是:“酱香”、“醇甜”、“窖底”。到了第三届全国评酒会(1979年)的时候,按照糖化发酵剂和将白酒分为5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属于前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中国白酒从此有了香型的划分,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由此“酱”和“酒”跨越千年,终于“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