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老师日记2019年4月2日·杏花村在哪里呢?
艾老师日记2019年4月2日·杏花村在哪里呢? 2019-04-02 10:09 12,013 微信扫一扫复制链接分享其他文丨艾庭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和当下的春天,和即将到来的节日,是匹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1,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2,小杜的江南。这个时节,还有一首我极为喜欢的诗,说到了小杜,也说到了小杜的诗歌。诗太好,春色很美。适合整首朗诵。余光中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多燕子的江南3,杏花村在哪里?杜牧的为官,除了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外,一直在南方的江西、湖北、安徽、江浙等地,其诗作多是游宦之作,所以,《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似应不在北方,安徽贵池的提法却是有史可考的。《江南通志》(1829)、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两部《池州府志》和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两部《贵池县志》,以及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杏花村志》都从不同角度认定:杜牧《清明》诗吟的就是贵池西郊之杏花村。杜牧确曾任职池州。唐武宗会昌四年,杜牧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意。这种情况下,借酒浇愁也很正常。纪晓岚在为贵池《杏花村志》撰写的《提要》中就说: “杏花村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郎遂撰。按杜牧之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从言风景之词,犹之杨柳芦荻洲耳,必指一村以实之,则活句反为滞相矣。然流俗相沿,多喜附会古迹以夸饰土风。故遂居是村,即以古今名胜、建置,及人物、艺文集为是编,亦志乘之结习也。”纪晓岚说的在理。诗歌是种特殊文体,古人作诗,对于如村名山名之类地名,诗题和序中一般实用其名,而诗句中却少实用,往往是以景色或特点来代替其名。杜牧诗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这样读来,诗的意境才更开阔。微信扫描如下二维码与艾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