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酱有话说︱酱酒生产工艺之下沙、糙沙
原:盛酱有话说︱酱酒生产工艺之下沙、糙沙 在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中,需要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第二次投料叫作糙沙。作为酿造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工序,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具体聊聊下沙和糙沙两种生产工艺吧。 下沙 下沙通常选在重阳时节,九月初九,此时的赤水河水体清澈、温度适宜,十分适合酿造优质酱酒。第一次下沙量占总投料量的50%,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传统的大曲坤沙酒酿造工艺,使用的高粱也并不是100%无破损的,一般来说会有20%的破碎率,但也正因为破碎的原因,发酵能更好的进行。 下沙工艺主要分为泼水堆积、蒸粮、摊晾、堆积发酵、入窖发酵五个主要流程。具体操作是:先将粉碎后的高粱经90℃以上的热水(即发粮水)润粮后,装甑蒸粮至七成熟,当带有三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之后适量补充水分拌匀后摊开散冷至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上的尾酒(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和酱香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拌匀后收堆。堆要圆、匀,堆积时间为4-5天左右。可用手插入堆内,待堆积温度达45-50℃时,若从堆内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味和酒香味即可进入酒窖开始发酵。堆积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撒上一层薄稻壳,最后用泥封窖,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至此,酱酒酿造的第一次投料——下沙工艺基本完成。下沙的目的主要是让高粱充分吸收曲里面的微生物,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为后续发酵工序奠定基础。 糙沙 糙沙是下沙发酵一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投料,糙沙投料量也占总投料量的50%,但此时高粱的破碎率相较于第一次会更高一些,常规来说大约有30%的破碎率,工艺上与下沙较为相似。 糙沙工艺主要分为开窖配料、蒸粮、下窖发酵、蒸糙沙酒。首先先把下沙时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取出,与粉碎、加发粮水润粮过后的高粱拌匀后装甑混蒸,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持发酵过程的活性。首次蒸出的酒称为生沙酒,因其出酒率低、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需要稀释后全部泼回酒醅中重新回窖发酵。而后将蒸好蒸熟的原粮摊晾、加曲拌匀后下窖发酵。发酵一个月后出窖,蒸得的酒即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味冲生涩(低沸点物质较多)、酸味重,是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 需要注意的是,酱酒每年只投两次料,下沙、糙沙完成后在以后的工序中不需要再投入新料,只需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把酒取完即可。 总的来说,酱酒的每一步传统酿造工序都是历经岁月沉淀,集日月之精华从而沿用至今,而这两次投料作为酿造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下沙工艺使得高粱能够充分吸收各种微生物;糙沙工艺使得发酵过程得以加强,在酒体质量、口感层次上愈加丰富。二者共同作用,进而确保了酱酒酿造过程中的充分发酵,有助于形成酱酒酒体醇厚幽雅、细腻绵长的独特酱香风格。 盛酱酒业坚守传统酿造工艺,每个环节都层层把关,不只是严格把控下沙、糙沙工艺,对于其他环节也丝毫不会有所懈怠,把健康当作是企业的责任,坚守酱酒原生态属性,也因此,其出品的“天时”、“地利”、“人和”、“福酒”等系列在酱酒市场上逐渐占领了一席之地,展现了酱酒新势力发展的无限潜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